摘要:甲状腺癌由遗传、辐射暴露、免疫异常、化学物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卡博替尼作为多靶点抑制剂,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细胞增殖信号、调节免疫微环境。其用于 MTC 和 RR-DTC 临床疗效显著,常见副作用可控,未来结合基因检测和免疫治疗的联合方案或为精准治疗开辟新路径。
甲状腺癌的发生是遗传、环境与免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卡博替尼作为多靶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为甲状腺癌治疗带来突破。本文将深入探讨甲状腺癌的致病机制,并解析卡博替尼的治疗策略。
甲状腺癌的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约 25% 的 MTC 与 RET 基因突变相关,而 DTC 中 BRAF 突变率高达 44%。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等遗传综合征也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辐射暴露:儿童期头颈部放疗(如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使甲状腺癌风险升高 5-10 倍。
免疫异常: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癌发病率较常人高 2-3 倍。
化学物质:长期接触阻燃剂、双酚 A 等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平衡,促进癌变。
卡博替尼的治疗机制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靶向 VEGFR2/3.减少肿瘤血供,抑制转移。
阻断细胞增殖信号:抑制 RET、MET 等靶点,阻止癌细胞生长。
调节免疫微环境:通过抑制 CSF-1R,减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增强免疫应答。
临床疗效与数据
MTC:III 期 EXAM 试验显示,卡博替尼组客观缓解率(ORR)达 28%,中位 PFS 为 11.2 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 4 个月。
RR-DTC:II 期研究中,卡博替尼治疗 RR-DTC 的 ORR 为 21%,中位 PFS 为 12.4 个月。
安全性:常见副作用包括高血压(61%)、手足综合征(50%),通过剂量调整和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
甲状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交织的结果,而卡博替尼通过多靶点作用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未来,结合基因检测和免疫治疗的联合方案可能进一步提升疗效,为甲状腺癌精准治疗开辟新路径。
片剂
土耳其版20mg*30粒|60mg*30粒|老挝卢修斯20mg*90片|孟加拉珠峰20mg*90粒|80mg*30粒|印度NATCO20mg*30片|40mg*30片|60mg*30片
老挝卢修斯
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患有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分化甲状腺癌(DTC)的成人和儿童患者
2025-04-24 13:02:58
2025-04-24 12:55:14
2025-04-24 12:47:48
2025-04-24 12:28:54
2024-12-23 13:39:08
2022-05-27 15:46:00
2022-05-27 16:40:14
2022-05-27 17:18:03
2022-05-27 17:26:13
2022-05-30 13: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