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季气温多变、病菌活跃,是多种疾病高发期。呼吸系统疾病可通过 “春捂”、通风、接种疫苗预防,流感可用连花清瘟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需减少接触过敏原,口服氯雷他定等应对。急性肠胃炎要注意饮食卫生,蒙脱石散等可缓解症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做好慢病管理,规范用药。儿童要预防手足口病等,注意个人卫生与隔离。此外,中医茶饮、适度运动也有助于调养,用药务必遵医嘱。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气温多变、细菌病毒活跃,也成了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本文将结合专家建议,总结春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药物推荐(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您健康度过春天。
一、呼吸系统疾病:流感、支气管炎
预防重点:春季气温波动大,病毒传播快,流感、普通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
保暖与通风:避免骤减衣物,注意“春捂”,尤其保护颈部和胸口;室内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适当补充维生素C,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
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尤其推荐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接种。
治疗药物推荐:
流感: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缓解症状)、磷酸奥司他韦(针对甲/乙型流感)。
支气管炎:干咳可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分散片;痰多者选择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慢性支气管炎推荐连花清咳片(宣肺化痰)。
二、过敏性疾病:鼻炎、皮炎、哮喘
预防重点:春季花粉、尘螨、柳絮等过敏原增多,易诱发鼻炎、湿疹、荨麻疹等。
减少接触过敏原:外出佩戴口罩,回家后清洁面部;卧室定期除螨,避免使用毛绒玩具。
饮食调理:避免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过敏体质者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免疫平衡。
治疗药物推荐:
过敏性鼻炎:口服氯雷他定片(抗组胺药);鼻塞严重时短期使用含麻黄素的喷鼻剂(需遵医嘱,避免长期使用)。
皮肤过敏: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曲安奈德软膏(局部抗炎,不宜长期使用)。
三、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肠胃炎
预防重点:春季湿度大,食物易变质,加上胃肠对温度敏感,易引发腹泻、呕吐。
饮食卫生:食物充分加热,避免隔夜菜;少吃生冷、辛辣食物。
腹部保暖:脾胃虚寒者可饮用姜枣茶,或睡前用艾叶泡脚驱寒。
治疗药物推荐:
轻症腹泻:蒙脱石散(吸附毒素)、口服补液盐(防脱水);细菌感染可选用诺氟沙星胶囊(需医生指导)。
四、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
预防重点:气温骤变易导致血管收缩,诱发高血压、心梗等。
慢病管理: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清晨剧烈运动;起床时遵循“三个30秒”(躺30秒、坐30秒、床边坐30秒)。
饮食控制:减少高盐高脂饮食,多吃芹菜、洋葱等富含钾的食物,辅助降压。
治疗药物参考:
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
五、儿童高发病:手足口病、水痘
预防重点:托幼机构等场所易暴发传染。
个人卫生:教会儿童勤洗手,避免共用毛巾、玩具;接种EV71疫苗(预防手足口病重症)。
隔离措施:患儿需居家隔离至症状消退,衣物、餐具需高温消毒。
治疗提示:手足口病多为自限性,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水痘需避免抓挠,局部涂抹阿昔洛韦软膏。
中医养生小贴士
1. 茶饮调理:菊花枸杞蜂蜜茶(白菊花5克+枸杞10克+蜂蜜适量)可清肝明目,缓解春燥。
2. 运动建议:晨练宜待日出后,推荐太极拳、散步等舒缓运动,避免过度出汗。
春季防病需顺应自然规律,兼顾科学防护与适度调养。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避免盲目用药。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方能筑牢健康屏障,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
(注:文中药物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胶囊剂
30mg、45mg或 75mg;6 mg/mL
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有症状不超过48小时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感染引起的急性、无并发症疾病的2周龄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患者。也可用于预防1岁及以上患者的甲型和乙型流感。
2025-04-11 16:19:52
2025-04-11 16:13:53
2025-04-11 16:06:46
2025-04-11 16:02:03
2025-04-11 15:55:25
2025-04-24 16:51:30
2025-04-24 16:45:17
2025-04-24 16:37:36
2025-04-24 16:33:16
2025-04-24 16: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