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临床抗巨细胞病毒治疗领域,万赛维(通用名:缬更昔洛韦,英文名:Valcyte)是备受认可的常用药物。
在临床抗巨细胞病毒治疗领域,万赛维(通用名:缬更昔洛韦,英文名:Valcyte)是备受认可的常用药物。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潜在威胁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属于常见的感染性疱疹病毒,通常以隐性感染的形式存在,各年龄段人群都有感染风险。对于健康人而言,感染CMV后往往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然而,器官移植受者由于需要服用免疫制剂,原本处于潜伏状态的CMV极易活化,进而给移植受者带来严重危害。
CMV感染对移植受者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CMV综合征以及组织侵袭性疾病,像CMV胃肠疾病、CMV肺炎、CMV肝炎、CMV肾炎、CMV视网膜炎等。间接影响则包括增加移植物排斥、移植物损伤、机会性感染以及新发糖尿病等风险。
CMV感染的临床管理策略
针对CMV感染,临床管理方案主要有普遍预防和抢先治疗两种。在移植后的最初几个月,普遍预防能够有效抑制病毒血症,不仅能预防CMV感染的直接影响,还能降低其间接影响。相比之下,抢先治疗无法抑制低水平和无症状性的CMV病毒复制,所以不能降低CMV的间接影响。
抗CMV药物的选择
根据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规范,对于移植术后存在CMV感染风险的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需要进行普遍预防。临床上常用的抗CMV药物有万赛维/缬更昔洛韦(Valcyte)、口服更昔洛韦、静脉更昔洛韦、伐昔洛韦、磷钾酸钠等。其中,缬更昔洛韦是SOT受者预防CMV感染的首选药物。而口服更昔洛韦由于生物利用度低,服药负担重,还存在骨髓抑制风险以及耐药风险高等不良反应,因此不推荐用于CMV的预防和抢先治疗。
万赛维的适应症
万赛维适用于多种情况:
用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成人患者的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的诱导和维持治疗。
用于预防CMV阴性成人和接受CMV阳性供体实体器官移植的儿童(从出生到18岁)的CMV疾病。
万赛维的使用方法与给药剂量
剂量学和给药方法要点
严格遵守剂量建议对于避免过量服用至关重要。万赛维口服给药后会迅速且广泛地代谢为更昔洛韦,口服缬更昔洛韦900mg,每日两次(bid),在治疗上等同于静脉更昔洛韦5mg/kg,每日两次(bid)。
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的治疗
成年患者
CMV视网膜炎的诱导治疗:对于活动性CMV视网膜炎患者,推荐剂量为缬更昔洛韦900mg(两片Valcyte 450mg片剂),每日两次,持续21天,并尽可能与食物一同服用。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诱导治疗可能会增加骨髓毒性的风险。
CMV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在诱导治疗后,或对于非活动性CMV视网膜炎患者,推荐剂量为缬更昔洛韦900mg(两片Valcyte 450mg片剂),每日一次,同样尽可能与食物一起服用。若视网膜炎加重,患者可重复诱导治疗,但要考虑病毒耐药性的可能性。维持治疗的持续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确定。
儿科人群:Valcyte治疗CMV视网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在儿科患者的充分和良好对照的临床研究中确定。
实体器官移植中巨细胞病毒病的预防
成年患者
对于肾移植患者,推荐剂量为每天一次900mg(两片Valcyte 450mg片剂),从移植后10天内开始,持续至移植后100天,预防疗程可延长至移植后200天。
对于接受除肾脏以外的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推荐剂量同样为每天一次900mg(两片Valcyte 450mg片剂),从移植后10天内开始,持续至移植后100天。只要条件允许,药片应与食物一起服用。
儿科人群:对于有发生CMV疾病风险的较大年龄的儿科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推荐的每日一次Valcyte剂量是基于来自Schwartz公式(ClcrS)的体表面积(BSA)和肌酐清除率(Clcr),并使用以下等式计算:儿科剂量(mg)= 7×BSA×ClcrS(Mosteller BSA公式和Schwartz肌酐清除率公式)。
万赛维的购买与价格情况
目前,万赛维已在中国上市,患者可凭借处方在国内各大医院以及药店购买。不过,该药物尚未纳入国家医保名单,患者购买时只能全额自费,这给许多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而且,万赛维价格并不低,长期用药更是让患者家庭承受着沉重的负担。
片剂
450mg*60片
瑞士罗氏
可预防肝移植后巨细胞感染,口服安全性高
2025-10-07 20:35:48
2025-10-07 20:31:05
2025-10-07 20:28:21
2025-10-07 20:25:09
2025-10-07 20:20:39
2025-10-07 20:16:43
2025-10-07 20:14:02
2025-10-07 20:09:52
2025-05-22 13:35:49
2025-05-22 1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