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肿瘤科 > 胆管癌 > 培美替尼治疗胆管癌的用法用量是多少?护理要点有哪些?

    培美替尼治疗胆管癌的用法用量是多少?护理要点有哪些?

    作者头像
    张馨予

    执业药师

    摘要:培美替尼于 2020 年 4 月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特定 FGFR2 基因异常的既往治疗过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成年患者。其推荐剂量为 13.5mg / 日,以 14 天服药、7 天停药为一个 21 天周期。临床研究显示,该药总体缓解率达 36%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9.1 个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高磷血症等,眼毒性与高磷血症风险需重点关注。患者用药期间应做好监测复查,注意饮食营养与心理健康,务必遵医嘱治疗。

    浏览  次
    2025-05-06 14:10:40  发布

    在癌症治疗领域,胆管癌一直是棘手难题,尤其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不可切除的患者,过往治疗选择有限,预后往往不佳。而培美替尼的出现,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作为一种激酶抑制剂,培美替尼在胆管癌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将从适应症、用法用量、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生活护理等方面,为你全面解析培美替尼的使用要点。

    一、培美替尼适应症及用途

    2020 年 4 月,培美替尼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经 FDA 批准的检测手段,检测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2(FGFR2)基因融合,或其他重排的既往接受过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成年患者。值得注意的是,FDA 对培美替尼适应症的批准,是基于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总体缓解率和缓解持续时间,以加速审批的形式通过,这也凸显了其在该领域的重要临床价值。

    二、培美替尼用法用量

    培美替尼以片剂形式呈现,采用口服给药方式。患者服用时,需整粒吞服,可随餐或空腹服用,用水送服即可。其推荐剂量为每日 13.5mg,具体服用方式为连续口服 14 天,随后停药 7 天,以 21 天为一个完整的治疗周期。严格按照此剂量和周期用药,有助于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同时减少潜在风险。

    三、临床实验疗效

    为评估培美替尼的治疗效果,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临床研究。在一项研究中,107 名患者按照每日 13.5mg 的剂量口服培美替尼,每天一次,连续 14 天,之后停药 7 天。研究主要关注总体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这两个关键疗效终点。结果显示,患者使用培美替尼治疗后,总体缓解率达到 3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 9.1 个月。这一数据有力证明了培美替尼在胆管癌治疗中的有效性,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临床获益。

    培美替尼治疗胆管癌的用法用量是多少?护理要点有哪些?(图1)


    四、安全性分析

    在关注药物疗效的同时,其安全性同样不容忽视。培美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包括恶心、便秘、口腔炎、干眼、口干、高磷血症、食欲下降、呕吐、脱发、腹泻、指甲毒性、低磷血症、味觉障碍、疲劳、关节痛、腹痛、背痛和皮肤干燥等。其中,眼毒性和高磷血症是较为突出的重要风险,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五、生活护理要点

    胆管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癌症,发病部位位于胆管 —— 这一负责将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胆汁,输送至胆囊和小肠的细长管道。患者在使用培美替尼治疗期间,生活护理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在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新鲜蔬果以及全谷物等,以此增强身体抵抗力,更好地应对疾病和药物治疗。此外,患者还需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积极与家人、朋友交流,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及时缓解因疾病带来的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培美替尼为特定类型的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临床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疗效。然而,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患者不仅要了解适应症和用法用量,还需关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生活护理细节。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在考虑使用培美替尼,务必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侵权必究!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2025-05-06 14:10:40  更新
  • 佩米替尼基本信息

    处方药 佩米替尼
    • 剂型:

      片剂

    • 规格:

      4.5mg|9mg|13.5mg

    • 厂家:

      老挝卢修斯

    • 适应症:

      存在胆管癌的成年患者。